日期:2024-08-15 15:52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
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检察院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作为推动院机关全面建设、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强化领导,注重教育,内优环境,外树形象,以实际行动诠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深刻内涵,文明被深深根植于每一位检察干警心中,融入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市检察院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持“一股绳”发力,在制定年度检察工作计划同时,同步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将创建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使各内设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及相关责任,促进形成全院抓创建、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01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面对法律监督中的困难,我们要一体履职接续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专题党课上玉门市检察院党组书记刘才对全体干警谆谆教导。
该院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干警学思想、强素质、提能力的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专题警示教育、英模精神教育等活动,将清廉价值导向融入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检察职业精神。
同时,积极发掘选树身边先进典型,创新推出“每月一星”评选,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落实,持续加强案件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业务数据研判、深化检务公开,紧盯关键人员、关键岗位,清除工作死角,确保创建质效。
“孩子,请你放心,我们会用检察官的温暖让你体会到温情,守护你健康快乐成长。”这是玉门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写给自己帮扶儿童的爱心寄语。
该院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打造“检爱同行”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志愿服务队分为“法制宣传”“公益服务”“司法保障”等3个功能分队,组织开展无偿献血、义务植树、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救助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宪法宣传周、法治夜市等普法宣传活动,主动参与社区共驻共建,结对关爱残疾人、困难户和特困户。截至目前共帮助30名因灾、因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和8名困境、留守儿童,助力他们战胜生活阴霾。
同时,依托“玉·苗”未成年人检察办案中心常态化开展帮教活动,选派10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30名干警担任法治辅导员,今年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0多场次,参与未成年人2000余人,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法治保护。
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全员参与、坚持共建共享,市检察院逐步形成了完善高校的文明创建服务体系。
坚持“一揽子”服务
市检察院坚持精神文明创建与检察业务工作“一揽子”服务,努力提供更优质的检察产品。聚焦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通过“12309”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涉企案件18件,落实班子成员包联重点工程项目机制,班子成员带队深入重点项目一线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并采取“调解+监督”模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重点工程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持续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办好群众身边“小案”,支持农民工起诉12件12人,帮助追索劳动报酬4.9万元;稳步推进“十一号检察建议”,监督1家老年服务中心机构退出市场运营,配合市民政局以招标方式引进第三方承接主体,帮助老年人及时追索赡养费,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扎实推进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件,七日内回复率、三个月答复率及息诉率均为100%。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检察开放日活动、联合座谈5次,组织人民监督员通过公开审查、公开听证、巡回检察、法律文书宣告送达等方式开展监督19件次,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打造阳光检务“新高地”。
“今天下午有读书会活动,终于可以拿出我的宝藏书单了。”
“妈,我在电梯里呢,我声音小点哦。”
“你好同志,公共场所不允许吸烟哦。”
随着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大家发现机关一天天“变样了”——大楼前的单位标牌擦亮了,旗杆上的国旗换了,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场里鸦雀无声,食堂里排队就餐的队伍整整齐齐,停车场再也没听到过喇叭声,同事间碰面充满着暖意的微笑……
玉检讲座、玉检沙龙、玉检读书会、道德讲堂、服装秀大赛,学习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起来;党支部活动、“我们的节日”、户外活动更加顺应了干警的期待…
陈仓春潮涌,风好正扬帆,全体玉门检察人将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永不满足的态度、锲而不舍的毅力,凝心聚力、接力奋进,用自己的双手去绘制文明玉检新篇章!